四月初三,肅王趙弘潤率領(lǐng)四萬商水軍、三千鐵鷹騎兵、五千名黥面軍,抵達『陳留』。
當(dāng)時,禹王趙元佲、桓王趙弘宣率領(lǐng)北一軍,在雍丘之戰(zhàn)結(jié)束后,便駐扎在陳留,得知肅王趙弘潤率領(lǐng)將近五萬軍隊趕來支援,禹王趙元佲與桓王趙弘宣皆頗感欣喜。
要知道,眼下雍丘戰(zhàn)場上魏軍與楚軍的對峙,原本就是魏軍占據(jù)上風(fēng),只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,「百萬楚軍」楚軍這個龐然巨物,即便在吃了幾場敗仗后,兵力仍然占據(jù)絕對優(yōu)勢,讓禹王趙元佲不敢貪功冒進,唯恐被壽陵君景舍看出破綻,抓住機會扳回劣勢。
而如今,肅王趙弘潤率領(lǐng)將近五萬軍隊趕來援助,這就給予了禹王趙元佲足夠的底氣,讓后者有信心對楚軍發(fā)動最后一戰(zhàn)。
當(dāng)日,禹王趙元佲與桓王趙弘宣親自出城將趙弘潤、秦少君、陽泉君贏镹等人迎到城內(nèi),并設(shè)宴為他們接風(fēng)。
期間,桓王趙弘宣忍不住向兄長夸耀此番他北一軍的功勛,縱使是趙弘潤,讓聽了之后就不覺有些驚詫。
畢竟在趙弘潤的印象中,就算他再高估北一軍,后者也不過是一支二流軍隊,戰(zhàn)斗力未必會比魏國的縣兵強到哪里去,沒想到在前幾日的『雍丘之戰(zhàn)』中,北一軍被「巨陽軍」、「鄣陽軍」、「溧陽軍」、「彭蠡軍」等幾支楚國正軍三面夾擊,非但沒有潰敗,反而抵住了壓力,協(xié)助馬游的游馬軍重創(chuàng)了楚軍,這真當(dāng)是令他刮目相待。
而除了吹噓麾下的北一軍外,桓王趙弘宣亦不忘吹捧禹王趙元佲這位五叔,說得后者仿佛是算無遺策的智者,說到最后,就連禹王趙元佲都聽不下去了,苦笑著搖頭打斷了趙弘宣的話。
也難怪,畢竟在這次衛(wèi)國戰(zhàn)爭中,趙弘潤的功勛絲毫不會遜色于南梁王趙元佐、禹王趙元佲二人,畢竟趙弘潤幾乎憑一己之力,逼得秦國都不得不與魏國結(jié)盟——當(dāng)然,由于秦少君與陽泉君贏镹在場,禹王趙元佲很識趣地沒有提及此事。
在三巡酒后,禹王趙元佲詢問趙弘潤道:“弘潤,南梁王那邊,戰(zhàn)況如何了?”
聽禹王趙元佲直呼『南梁王』,而非是『三王兄』,趙弘潤便知道,這位五叔與南梁王趙元佐的關(guān)系,那是真的不好,遂不假辭色地說道:“趙元佐暗中命姜鄙將軍襲韓國的太原、雁門、代郡等地,引林胡、匈奴入侵韓國,如今,他率軍攻打邯鄲郡,林胡、匈奴在太原、雁門為禍,韓國收尾難顧,情況堪憂?!?br/>
“……”禹王趙元佲張了張嘴,不知該說什么。
雖說他與南梁王趙元佐自幼關(guān)系就不好,但對于南梁王趙元佐的才能,他還是非常認可的,因為也毫不懷疑南梁王趙元佐能夠抵住韓國軍隊的進攻,只是他沒有想到,南梁王趙元佐竟使出如此狠毒的計策。
不過仔細想想,當(dāng)時魏國面臨覆亡,南梁王趙元佐用這種狠毒的計策逼退韓國,保全了魏人,至少魏人不會因此而鄙夷他——當(dāng)然,日后天下人如何評價這件事,那就不得而知了。
“看來是我輸了啊?!?br/>
禹王趙元佲苦笑著搖了搖頭。
見此,對南梁王趙元佐極其厭惡的桓王趙弘宣,聞言連忙勸說道:“五叔,趙元佐不過是正在反攻韓軍,收復(fù)失地,還未取得優(yōu)勝呢,而咱們這邊只需再加把力,肯定是追上去?!?br/>
禹王趙元佲笑而不語。
他當(dāng)初與南梁王趙元佐的賭約,只是賭誰先解決各自一方的敵軍威脅,在這一點上,南梁王趙元佐明顯比他快上許多。
因此,禹王趙元佲的確是輸了。
不過他并不在意,輸了輸了嘛,又沒什么大不了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