魏昭武八年夏,鑒于平輿君熊琥與秦軍主帥王戩、大庶長趙冉等人取得了默契,而在秦國的認可下,得到了占據(jù)巴國的暫時權(quán)力,引狼入室的巴王鷿無法抗拒楚國,不得已只有向楚國臣服。
至此,巴國覆亡。
在巴鷿投降之后,平輿君熊琥立刻帶著西郢君熊燾,前往江州。
雖然尷尬,但此時此刻平輿君熊琥卻不得不與巴鷿見面,善后巴國投降這件事。
在受降的過程中,看著巴鷿、巴滿、樊布等一干巴族人那隱隱帶著厭惡甚至是憎恨的眼神,平輿君熊琥心中亦難免有些羞慚。
畢竟一開始的時候,他楚軍是作為巴氏、樊氏兩族的援軍而來,沒想到最終,他們這些援兵卻做出了鵲巢鳩占的行為。
“不得已而出此下策,希望巴王見諒。”
在見到巴鷿時,平輿君熊琥誠懇地說道,仿佛是在向巴鷿致歉。
平心而論,平輿君熊琥確實也沒有辦法,畢竟中原那邊魏國已經(jīng)吞并了齊國,即將對他楚國用兵,倘若他楚國仍無法掌控巴國,恢復巴國的產(chǎn)糧供于國家接下來的戰(zhàn)爭,那么與魏國的戰(zhàn)爭楚國必輸無疑。
一邊是相識多年的友人巴鷿,一邊是自己效忠的國家,平輿君熊琥當然會選擇后者。
聽著平輿君熊琥那仿佛是在致歉的話語,巴鷿面色平靜地冷哼了兩聲,不置褒貶。
見此,平輿君熊琥心下暗自嘆了口氣。
他知道,雖然此番他楚國掌控了巴國,但這并不意味著巴人會真正臣服于他楚國——這些巴人不過是迫于當前的局勢,無可奈何而已。
對此熊琥也沒辦法,只能暗暗希望時間能夠緩解雙方的恩怨。
不過在此之前,他有兩件事必須要做。
其一,殺魏人張啟功,因為此人乃是魏王趙潤的心腹大臣、左膀右臂,雖然此前平輿君熊琥與張啟功相處地還算不錯,但為了楚國的利益,熊琥必須要除掉此人。
其二,便是殺楚水君,無論于公于私,熊琥都要除掉楚水君,以絕后患。
于是他正色詢問巴鷿道:“巴王,不知魏人張啟功身在何處?”
在聽到平輿君熊琥的詢問后,巴鷿面露輕蔑之色地冷笑了一聲,淡淡說道:“張先生早已離開江州,返回魏國了?!?br/>
熊琥聞言皺了皺眉,追問道:“他走的那條路?”
“不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