莫閑一抬頭,看到一個人,光著一顆大腦袋,身穿百衲衣,手持的念珠,正在熟人于崇阿,莫閑站起身來,心中嘆了一口氣,他到底皈依佛門,施了一禮:“于道友皈依佛門,不知法號為何?”
于崇阿合什稽首:“貧僧法號道通,見過施主!”
“道通法師,來得何其巧。方源、方燕過來拜見道通法師?!蹦e笑到。
“方源(方燕)見過大師?!狈皆春头窖嗌锨笆┒Y。
“不敢,二位施主系莫施主的高足,貧僧沒有什么好東西,唯此兩朵蓮花,送于兩位?!钡劳ㄕf著,手中出現(xiàn)二朵白蓮,色如琉璃,熠熠生輝,方源和方燕一見,知是好東西,謝過了道通。
他轉(zhuǎn)過頭,合什稽首:“我在前些日子剃度成僧,可惜這方天地,佛法已經(jīng)式微,雖說有心受俱足戒,但連具足戒的條件都不具備,現(xiàn)在是廣度有情,以期以后僧侶不再如我一樣?!?br/>
道通意思莫閑明白,俱足戒是大戒,受此戒時要具足一切條件,即監(jiān)察僧人,至少有五人,一般為律宗大德所擔(dān)任,又稱臨壇大德;二是戒壇,這是場所;三是會議誓約,依據(jù)《四分律》為僧眾受戒。而這方天地,要請臨壇大德,都不能湊足,所以于崇阿有了遺憾。
莫閑正色說:“我心安處,即為道場,外界形式只不過給人看,在這個天地中,你能堅持佛的信仰,一切就足夠了,佛祖也不會怪罪。”
“所以,我想度這個小孩,莫施主,你可同意?”道通說。
莫閑笑到:“不要問我,我不過恰逢其會,并不是要收徒,我身邊兩人,只是我的記名弟子,他們要成為我的真?zhèn)鞯茏樱€要看他們的修行。”
道通回過頭,向郭員外合什稽首:“施主你好,我想收他為徒,你可愿意?”
郭員外求助的看看莫閑,道士他聽說過,但和尚,他卻沒有聽說過,能和莫閑交談,好像挺利害,他眼睛一轉(zhuǎn):“大師,我的孫兒被您看中,是他的福份,不過,我們并不了解佛教?!?br/>
“佛教是講大智慧而解脫人生為目的,以前,這片天地是佛教的天下,后來諸佛離開,這片天地反而佛教衰微,我得佛門正法,行道于天下?!钡劳ㄕf。
“我孫兒還小,不能和師傅上山修行?!?br/>
“這沒有事,目前不需要他上山,當(dāng)他成年以后,我再來,現(xiàn)在我只是來解決問題,他身有報通,恐怕不易長大,我封了他的報通,同時傳他佛法之類,在家修行,等他年長,我再來,與他受俱足戒,再出家不遲?!钡劳ㄕf到。
這一說,郭員外放下心來:“一切聽師傅安排!”
道通一笑,在郭懷玉身上拍了幾下,一股氣機(jī)進(jìn)入他的體內(nèi)暫時封了他的報通,郭員外心情很好,吩咐安排午飯,道通說:“我佛家吃素。”
“道長,你呢?”郭員外問到。
“隨便,我道家不講究這個,一切順應(yīng)自然。”莫閑微笑著說。
“施主,你怎么到這里?”道通問到。
“我是游歷人間,紫川國為少有的大國,我便來到此,倒是你,怎么這么巧,也來到紫川國,也是奇怪,當(dāng)日進(jìn)入普陀山,幾個活動最后的人,倒有三人來到了紫川國?!?br/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