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以,在榮飛燕死后,謀反似乎是榮家不得不選擇的一條路。
一方面是為了給榮飛燕報仇,畢竟榮妃和妹妹榮飛燕的關(guān)系極好。
如果在邕王繼位之前,不能成功除掉邕王,那么榮家就如同砧板上的魚,再也沒有翻身機會了。
其次,也是一場置之死地而后生的驚天豪賭。
官家一死,邕王繼位。
榮家與邕王又有血親之仇,以邕王一家睚眥必報的心態(tài),榮妃想安穩(wěn)地做個太妃,保住榮家的爵位根本癡心妄想。
與其坐以待斃,不如積極進取。
只有選擇與同樣不甘的兗王合作,才是榮家唯一的出路。
不過,如今有個楊文遠這個變數(shù),一切又不一定了。
“文遠,你愣著干嘛?被我嚇失了魂?”
榮顯對楊文遠很是親近,因為楊文遠是第一個愿意拉自己一起玩樂的勛貴子弟,開口揶揄道。
雖然一起浪蕩汴京的時候,楊文遠總是把榮顯頂在前面吸收火力,但榮家如今勢大,榮顯根本不在乎這點細枝末節(jié),反而覺得這是楊家愿意親近自家的態(tài)度,
不然楊文遠為什么喜歡找我玩,而不是找別人玩?
榮顯自認為憑借去年三人一起闖蕩汴京的關(guān)系,和楊文遠、顧廷燁之間已經(jīng)結(jié)成了穩(wěn)固的三角形,根本沒疑慮過這是他的一廂情愿。
不過日子處久了,楊文遠對榮顯的態(tài)度還是改觀了許多。
和動物呆久了都有感情。
更別說同榮顯這個大金主、頂級擋箭牌玩樂了許久,楊文遠對榮顯也有了幾分交情。
所以楊文遠之前勸了勸榮顯。
讓他要么去念書,要么求他姐姐榮貴妃,替他在京中謀個一官半職,就像勛貴子弟蔭庇在五城兵馬司一樣。
但榮顯絲毫沒有危機意識。
以自己從小沒讀書,過了該讀書的年紀為由,謝絕了楊文遠的好意,謀求職位的勸告也是被榮顯用還未加冠的理由搪塞過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