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好的預(yù)感果然成真。
傅老爺子拉著江孜的手不放,數(shù)落了傅懷瑾好一會,又讓傅懷瑾拿出來一只長條的紅木木盒,看樣子應(yīng)當(dāng)是一只發(fā)簪。
那一只通體碧綠透徹的玉簪,在陽光下泛著光澤,好看程度不低于那只玉鐲。
同樣的,在價格上怕是也不低于那只玉鐲。
“阿孜,你說那玉鐲戴著干活不方便,那便收下這只玉簪,你放心,這東西不貴,家里還有好些,以后都給你?!备道蠣斪有Σ[瞇的,將裝著玉簪的木盒塞進(jìn)江孜的懷里,一副不必再商議的模樣。
江孜沒能再多什么,就被傅老爺子叫來徐阿婆把她送出了私塾大門。
“你可別看我,我可不會替老爺子拿回去的,到時候還得害得我被老爺子說一頓。”徐阿婆同樣笑呵呵的:“老爺子送的東西可不會再收回去了,覺得太貴重就收好,重要的日子拿出來戴一戴便好,沒事就趕緊回去吧,外頭日頭曬著呢?!?br/>
說罷,啪的一聲把門關(guān)上了。
一只玉鐲換回來一只玉簪,最終結(jié)果好像也就跟一開始差不多,江母也是無奈,最后也是和徐阿婆同樣的一種說法:“收好了,別磕碰壞了,重要的日子拿出來戴一戴便好?!?br/>
熱熱鬧鬧的中秋終于結(jié)束,加工坊擴(kuò)建好了,高高的圍墻讓人瞧不見里面的人都在做什么,男女工作場地依舊是分開的,各自建了幾間屋子專門用來做活,預(yù)防冬日寒冷,還按照江孜的要求和兔子砌了大大的壁爐方便取暖,還各自建了幾間住宿的屋子,村里人會回自家住,但還會有從牙行買回來或者其他村的人來做活的,就需要住宿了。
趙玉梅已經(jīng)帶著吳金花住進(jìn)了加工坊,開始專心加工泡面。
泡面得到了江諶和于曉毅的高度夸贊,能在外頭擺攤吃上這樣簡單又熱乎乎好吃的湯面簡直是太不容易了,平日里的那些干糧真是吃膩了。
“我們在集市上用熱水泡面的時候,那個香味吸引了好些人?!苯R捧著熱茶輕輕吹了吹,又道:“那些在擺攤的好多都是自己帶的干糧,都在問這泡面上哪買,還有外地商人也想要的,我說自家的還沒多少貨,不賣。”
“對,先不賣?!苯巫谂赃咟c頭:“現(xiàn)在泡面數(shù)量還不多,大部分都留給你和曉毅哥了,剩下的那些在食肆都不夠賣。”
當(dāng)然,在食肆賣的泡面,那可是真正的豪華版砂鍋泡面,可以由食客自行挑選不同的蔬菜和肉菜加入泡面,用砂鍋燜煮,熱氣騰騰的,泡面的誘惑真的幾乎是所有人都難以抵擋的。
除了食肆,于曉靜的雜貨鋪也總有人在詢問什么時候可以單獨售賣泡面,身為財迷的于曉靜畢竟還是有另外一個吃貨的身份,一概拒絕以后還跟江孜這樣說:“等量多了再賣,不然我想吃都沒得吃?!?br/>
美食重要還是錢重要?
當(dāng)然是泡面更重要了。
食肆的生意一如既往,人手充足,江孜便閑了許多,待在方山村的時間多了些,主要是在加工坊幫忙。
如今的加工坊主要做的東西就是各種豆制品、紅薯淀粉、紅薯粉條、泡面面餅,還有簡單的蛋卷、炸紅薯片等,酸辣粉和泡面是需要額外將各種醬料調(diào)味料粉包一起打包成份再售賣的。
另外加工坊外圍還建了個養(yǎng)殖場,養(yǎng)了好幾十只雞崽和十頭小豬崽,每天給它們準(zhǔn)備的吃食就有些費時間和功夫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