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峰能夠想象,葉紫清此刻肯定是在校園里。
那陽光與校園的樹蔭結(jié)合在一起,那是一種非常青春而且令人向往的氣息。
這是林峰從來不敢想象的生活,也是未曾體驗過的生活。
現(xiàn)在的社會,也有這樣一種論調(diào),說是上大學沒有用。也確實,很多普通的大學生出來之后,面對畢業(yè),面對社會上的工作,沒有一點的優(yōu)勢。
還不如一個十五歲出來做學徒的人,學徒經(jīng)過這幾年的積累,已經(jīng)成為了師傅。大學生還是大學生。
這樣一想,是讓人心酸。
但是,學徒也不過是提前體驗了心酸而已。大學生若是肯放下身段,幾年之后,一樣可以成為精英。
大學生比學徒多的不僅僅是知識,還有眼界。
大學里,學的不僅僅是知識,還有個人的教養(yǎng),修養(yǎng),以及那些在大學里與室友,同學的情誼。一起通宵,一起喝酒的情誼。
還有,那出了大學就體會不到的純真愛情。
那才是令大學生一輩子難忘的記憶。
當然,也會有說有些大學生出來之后,依然是沒有教養(yǎng),修養(yǎng)等等。但,有教養(yǎng)和有修養(yǎng)的畢竟還是占了大多數(shù)。
再多的辛苦,勤勞,很多時候都抵不上兩個字。不是選擇,而是眼界,有了眼界,才能選擇。
一個在燕京城長大的小孩,會比一個從山溝里出來的大學生的眼界要高。這是起點的不同!
一個城市里長大的小孩和鄉(xiāng)里的小孩穿一樣的衣服,站在一起,但就是能區(qū)分出孩子的不同來。
窮人家的孩子,窮的不僅僅是物質(zhì)上。更可怕的窮是骨子里的窮,一個聰明的家長在教育小孩的時候,會教育他分享,施予,這樣雖然會吃虧,但卻能得到人的認可。不是說,每個人都是朋友,但別人會在有什么好事,或是生意的時候,想到讓你來賺一比。因為人家知道,你懂得施予,你會回報。
如果你是那種錙銖必較的人,誰會愿意把好事給你呢?
且說此時,葉紫清接到林峰的電話,又是高興,又是意外。“林峰哥哥,你怎么會有空給我電話呢?”
林峰微微一笑,說道:“紫清,你有時間嗎?”
“啊?時間,你要干什么呀?”葉紫清問。
林峰說道:“我馬上和我的兩個兄弟,還有二弟妹一起,我跟你說過的,你知道他們吧?!?br/>